我国的传统医药自远古走来,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作为世界传统医药的典型代表,至今仍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人民从古至今,在传统医学道路上摸索出了不少特色瑰宝,这些传统医学项目多以门派、姓氏或人名命名,是重庆民间长期医疗实践中发展而成的宝贵财富。目前,重庆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共有20项传统医药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18项。
传统医药是与古代社会文化密切相联的医学实践,是执业者世代相传的应用实践,受其保健人群的接受性也是世代继承的,加之中医药材多取之于自然药材,因此,传统医药是自然区域性的。
重庆得天独厚的山地环境,十分适宜各类中药材的种植与生长,再加之历史上各类人员在此交融合作,带来了各地的传统医疗手法与技术,形成了独具巴渝特色的重庆传统医药。从最初的“前门开店、后门制药”的小作坊,逐步发展成现在门类齐全的中成药生产经营的企业,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是重庆传统医药项目的代表;湖广填四川带来了麻城刘氏家族的刘氏刺熨疗法,经过几代的传承与发扬,自成一体,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样来源于麻城的李氏家族从清初顺治年间入渝,在当地乡村行医,济世四方百姓,形成了以李志沧为代表吸纳祖传和自己多年行医所得经验的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术。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本期为大家特别推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之传统医药篇》,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悬壶济世,看巴渝大地上的妙手回春。
1、南岸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
桐君阁创办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桐君阁,形成了独特的中成药制作工艺。特别是在炮炙加工中药材中,历代传人严格遵守前辈传下来的做法,形成了独特的秘笈技艺,其中尤其以独到的泛丸技艺而闻名。
2、渝中刘氏刺熨疗法
刘氏刺熨疗法历史悠久,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刘氏刺熨自成一体的绝技。其技有理论依据,有专科疗效,与各民族医术共通;临床针对性强,选用药材具有地源性特征;其传承口诀既是核心传承绝技,又是临床指导理论。
3、涪陵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术
李氏先祖于清初顺治年间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来川,入川后从先祖李万纲开始在当地乡村行医,济世四方百姓。后人继承和发展了李氏家族世代传承的传统中医正骨术,并形成了以李志沧为代表吸纳祖传和自己多年行医所得经验的“李志沧传统中医正骨术”。
4、大渡口老氏静卧养生法
老氏静卧养生法由清末民初涪陵名医李梦常创编,由中医师李国民得以发展。李国民在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著作,并经过积累行医实践,在继承李氏医家祖传功法的基础上,吸收道医等各家之长,将老氏静卧养生法加以发展,其核心在于睡功。
5、彭水诸佛冯氏蜂毒疗法
诸佛乡地处武陵山区,当地湿度大、雾气重,山高林密,毒蜂种类多,繁殖力强,当地居民饱受蜂蛰之伤,药方取材于蜂毒草的冯家家传药方医治了不少被毒蜂蛰伤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