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垂直管理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服务>地图服务> 重庆生活地图

重庆市旅游地质系列地图(十)丨重庆峰丛地图

日期: 2023-07-07
字体:

主办: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承办: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队、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品:八二四研究所、自然巴渝

峰丛(fengcong/peak cluster):岩溶地区高低不等的谷地、洼地之间基部彼此相连的丛聚石峰,相对高差一般为200300米,石峰多以锥状为主,峰丛之间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发育,常形成峰丛洼地或峰丛漏斗的组合形态。

中国峰丛连片出露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西部,贵州的南部,云南的东部,重庆峰丛分布于渝东南、渝东北的山地,峰丛地貌景观气势磅礴,美学观赏价值高,多成为旅游资源的精品、极品。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基于重庆市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成果,推出《重庆市旅游地质系列地图》,本周发布第十期《重庆峰丛地图》,邀请大家跟随我们的地图,来感受壮丽峰丛的美。

1、兴隆峰丛群乳峰

位于奉节县兴隆镇,万千山峰壮观漂亮,被当地居民称为群乳峰。峰丛地处官渡向斜轴部,地层以三叠系灰岩为主。峰丛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8千米,分布面积约120平方千米,峰丛顶部高程1300-1500米左右,为约300万年前的山原期早期代表性夷平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2、文峰坝峰丛

位于巫溪朝阳和文峰镇一带的文峰坝,从山上俯视,一个个独立山峰延绵不绝,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当地人称其为千乳峰,甚是壮观。峰丛地处尖山-巫溪向斜轴部,地层以三叠系灰岩为主。峰丛东西长约3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分布面积约70平方千米,峰丛顶部高程800-900米左右,为约200万年前的山原期晚期代表性夷平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3、阿蓬江峰丛

阿蓬江峰丛位于阿蓬江南东岸,范围为黔江区阿蓬江镇-酉阳县双泉乡,峰丛多呈浑圆状。峰丛发育于铜西向斜北西翼三叠系灰岩地层之中,形成众多山峰。峰丛连绵长达15千米,宽度约5千米,分布面积约75平方千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4、茨竹峰丛

位于万州区茨竹乡场镇西北侧,峰丛多呈浑圆状,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峰丛发育于方斗山背斜轴部三叠系灰岩地层之中,海拔高差约200米,总体呈沿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千米,宽约1.5千米,共计约20余个混圆形山峰,山峰上植被发育,环境优美,具较高的休闲观光价值。

5、七曜山峰丛

位于石柱县沙子镇,峰丛多呈浑圆状、丘状,连绵不绝,蔚为壮观。峰丛发育于七曜山背斜北西翼三叠系灰岩地层之中,形成沿背斜走向分布的多个串珠状馒头山峰。峰丛连绵长达40千米,宽度约3千米,分布面积约120平方千米。

峰丛是如何形成的?

峰丛多位于大面积出露的巨厚碳酸盐岩沉积地区,由降水对碳酸盐岩的垂向溶蚀作用后形成的连绵不绝的群峰。峰丛地貌分布在没有地表水流作用或地表水流作用较小的地区,属于入渗喀斯特。由峰丛和其间的洼地构成了峰丛洼地组合,周边常见岩溶洼地、落水洞、地下河等标志性岩溶地貌,地下也常会形成巨大的厅洞。

峰丛之后又会变成什么?

当峰丛进一步溶蚀,基座被切开,山与山之间变得相对独立散布,则形成峰林。当峰林继续溶蚀,许多山峰消失无踪,广袤的平原上有时会徒留一座山峰,是为孤峰。现实中这三种地貌并不会截然分开,多有穿插或包含。

峰丛、峰林名字的由来

峰丛与峰林的基本概念,是由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游历广西、贵州时在游记中描绘出来的。而峰丛、峰林作为地貌学术语和被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则是由曾昭璇教授于1952年提出正式命名。1982年任美锷和刘振中《岩溶学概论》出版,峰丛与峰林喀斯特术语及其基本概念从此便在我国广泛使用。目前拼音词“fengcong”“fenglin”已在国际上正式使用与传播。此外,2005年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认可,天坑“tiankeng”作为第三个由中国人定义并且用汉语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