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垂直管理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服务>地图服务> 重庆生活地图

每周一图2023年第39期 总第468期:重庆名碑名刻地图

日期: 2023-11-29
字体:

《重庆名碑名刻地图》记录了重庆市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30件古代碑刻石刻文物重庆市入选的这批碑刻文物的刻成时代从东汉至清代,有碑、墓志、摩崖、石经等多种类型,分布在渝中区、大足区、铜梁区、涪陵区、奉节县、云阳县等区县入选《名录》的文物中不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有19处,主要是唐代至明代的碑碣和石刻,以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摩崖造像、白鹤梁题刻为典型代表;可移动碑刻石刻文物有11件,主要是汉代至明代的石刻,包含石经、碑、墓志、摩崖等类型,内容丰富多样,是研究西南民族、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的重要物证。

1、唐乾宁二年韦君靖碑

唐乾宁二年韦君靖碑存于大足区北山摩崖造像。韦君靖碑高260厘米,宽310厘米,刻于唐乾宁二年(895年),是大足境内至今唯一存世的一件唐碑,由军事判官将士郎、前守静南县令胡密撰文,记载韦君靖建永昌塞开凿北山石窟,并录唐川中几次重大战役及节级将校编制称谓等史事,可补史之缺载,纠史之讹误,史料价值极高。

2、唐柳本尊传碑

唐柳本尊传碑存于大足区宝顶山摩崖造像。唐柳本尊传碑高152厘米,宽94厘米,厚11厘米,刻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由沙门释祖觉撰文,碑文左起,竖刻42行,计2796字。原碑由南宋绍兴年间王直清立于弥牟柳本尊墓旁,本碑为宝顶山摩崖造像创建者赵智凤复刻,记载了柳本尊传教事迹。

3、东汉熹平《仪礼》《易经》石经残石

东汉熹平《仪礼》石经残石、《易经》石经残石收藏于渝中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东汉熹平石经刻于汉熹平四年(175年)至汉光和六年(183年),主持者为议郎蔡邕。原石共46座,选定《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七部儒家经典正本,由隶书书写,立于洛阳开阳门外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刻于石碑的儒家经典官方定本,又称“汉石经”“一体石经”,但是由于历代战乱,多为破败,存世较少。

4、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

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收藏于渝中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碑成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高239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阴刻隶书,共十三行,记述了景云的祖先由楚国迁入汉中、广汉等地以及景云为官深得人民爱戴等事迹。景云碑书风秀劲稳健,节奏分明,情质交融,作为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极富文物价值,其“雕饰、书法,即足以颉颃中原,堪称汉代西南第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