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图2025年第2期 总第517期:重庆豆制品非遗技艺地图
《重庆豆制品非遗技艺地图》记录了重庆市以豆类为原料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沛,孕育出品质上乘的大豆,为豆制品技艺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千百年来,在这片大地上诞生了鲜美的永川豆豉、香嫩的垫江石磨豆花、开胃的忠州豆腐乳等豆制品,每一道口感细腻的美食背后,是重庆人民对食材特性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美味故事。
1、永川豆豉酿制技艺
永川区有豆豉之乡的美称,其豆豉已有300多年历史传承,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川茶山竹海下适宜的气温、湿度保证了豆豉生产中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生长繁殖,使原料中的高分子营养物质得以充分合成,所生产的永川豆豉光亮油黑、滋润散籽、清香回甜、味美化渣,广受食者青睐。
2、羊角豆腐干传统制作技艺
羊角豆腐干传统制作技艺历史悠远,主要产于武隆区羊角街道,被列入重庆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羊角豆干采用山泉水和优质大豆为原料,配以山林中生长的香料药材所制的卤水,经数道工艺精制而成,口感细腻绵扎,有嚼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老少皆宜,是理想的健康食品。
3、忠州豆腐乳制作技艺
忠州豆腐乳制作技艺始于唐代,盛于清朝,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用菌种系以清雍正十二年启用至今的霉房分离而得,其酶系多样性和分解力为全国独有。忠州豆腐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健脾宽中、润燥、除湿等功效。
4、垫江石磨豆花制作技艺
垫江石磨豆花历史悠久,在清朝就颇负盛名,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垫江石磨豆花经过黄豆筛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沸、点制而不压榨等流程,得到可以直接配佐料食用的豆花,具有色泽乳白、絮状如花、绵软嫩滑、窖水回甜等特点,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养生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