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重庆耕地故事”耕地文化地图第8期:《重庆非遗工坊地图》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地跨方山丘陵、平行岭谷和盆周山地三大地貌区,独特的山水特质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这其中就包括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又是巴渝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其中大部分与耕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渝西丘陵地区的苎麻,孕育了著名的地方非遗荣昌夏布。今天,这一匹匹夏布还跨越重山,来到渝东南七曜山腹地的中益乡,融合土家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渝东北的明月山下,肥沃的冲积土壤与温润气候,为甘蔗种植提供了理想条件,成为屏锦镇白麻糖的甜酥之源。江津,地处长江要津,河谷地区充足的日照与温湿气候,适合稻谷生长,由此产出的优质糯米,正是江津米花糖的酥脆之基。一块麻糖、一块豆干、一碗米粉、一把挂面,都不再仅仅是非遗,而是承载着乡土记忆与地域认同的载体。
一个个非遗工坊,就是一座座桥梁,连接着传统和现代,将诞生于耕地上的非遗继续传承和积淀为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本期“讲好重庆耕地故事”耕地文化地图推出《重庆非遗工坊地图》,邀您体验山城非遗工坊在传承中焕新的文化活力。
梁平区袁驿豆干工坊
袁驿豆干起源于梁平区袁驿镇,原材料以优质黄豆和山泉水为主,经过泡豆、打浆、烧浆、点卤、压制等十几道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豆干坚韧绵柔、厚薄均匀,细嚼慢品,回味无穷,深受当地百姓和沿途旅客喜爱。
大足区冬菜精品大观园
大足冬菜以自然发酵、风味独特为特色,是兼具品质与文化价值的产品,其酿制技艺更是非遗瑰宝。在这里人们可参与非遗体验,跟着传承人学习制作技艺,还能亲手包冬菜饺子。
石柱县中益乡夏布非遗工坊
作为重庆耕地上生长的特色经济作物,苎麻在多个区县都有种植,其主要用作夏布的制作。中益乡夏布以土家族文化为特色,融合传统织造技艺与现代设计,产品包括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
垫江县石磨豆花
垫江石磨豆花选用垫江本土产黄豆为主料,以石磨为工具,用传统制作豆腐技艺作成。豆花色泽乳白、口感细腻、回味悠长,配料传承川味鲜辣,望之心生食欲、食之满口生津。
渝北区牛皇庙挂面
渝北区兴隆镇牛皇庙挂面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挂面入锅即热,有着煮而不糊、搁而不坨、食之软滑养胃的特点。因自然晒干不烘烤,口感劲道、滑柔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