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纤维是用于纺织、编织的重要资源,其中纺织纤维主要来自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重庆因地理及气候原因,自古以来“棉少麻多”,纺织纤维以麻类为主,如苎麻、大麻、黄麻、红麻等。其中,苎麻在重庆的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产量大,为最重要的纺织用植物纤维。
苎麻善择地势,既喜山区平地,也宜在缓坡丘陵生长。重庆多山地丘陵,大量的坡耕地与梯田,是纤维作物生长的沃土。在广袤的渝西丘陵区、渝东南七曜山区及中部平行岭谷间的耕地上都有广泛的种植。这独特的自然禀赋,不仅孕育了丰饶的纤维资源,更催生了精湛的纺织技艺。
荣昌夏布即以本地苎麻为材,其制作技艺传承百年,织出的夏布轻如蝉翼、细如罗绢;石柱中益乡的夏布同样以优质苎麻为材,其工艺在承袭古法的基础上,将土家族的淳厚文化织入经纬。而秀山土家织锦与巫溪嫁花等非遗技艺,更是巴渝人民在棉麻织物上匠心独运的非凡创造。
这方山水将山间的耕种化为纤维,将纤维织成布帛,又将布帛点化为独一无二的技艺结晶。本期“讲好重庆耕地故事”耕地文化地图推出《重庆棉麻地图》,邀您走进经纬之间,聆听织机声里藏着的巴渝耕织物语。
1、荣昌夏布织造技艺
荣昌夏布以苎麻为原料,成品有细布、粗布、罗纹布三大类别。其生产工艺复杂,织成的夏布细密平整,莹洁润滑,坚韧耐用。
2、梁平蓝印花布制作技艺
梁平蓝印花布是以镂空纸版覆于棉麻葛布,经刮浆、靛蓝浸染而成的纯手工工艺制成。其花纹粗犷明快,风格清新朴素,尽显浓郁的山野气息与民间艺术特色。
3、秀山土家织锦技艺
秀山土家织锦以丝、棉、麻为原料,以红、蓝、黑作为织锦经线的棉线颜色,在古老的木质腰式机上,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挑织而成。
4、巫溪嫁花
巫溪嫁花的精髓藏于“依纱而行”的严苛技法中。其以棉麻布为底,讲究“有曲有直、不偏不倚,起针收锋敛芒”,整幅作品无线结,经反复搓洗仍不散针,故有“百年不褪色,千洗不变形”的美誉。
5、黔江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编织技艺)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织锦,以深色的锦线为经线,各种色彩的粗丝、棉、毛绒线为纬线,全用手工编织,被称为“指尖非遗”。西兰卡普色彩艳丽,构图精巧、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其编织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