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重庆耕地故事”耕地文化地图第16期:《重庆红苕地图》
红薯,自明代传入中国,在巴蜀地区常被称为“红苕”“番薯”“甘薯”等。它拥有不择土壤、耐旱耐瘠、产量高的特性,恰与重庆山区耕地肥力差、土壤偏酸的自然条件天然契合。同时,红薯可食用率高,藤秧可作蔬菜,根块可当主粮,生熟皆宜。在粮食紧缺的年代,它曾是巴渝先民赖以果腹的“糊口粮”“救命粮”,素有“半年粮”之称。
如今,科技赋能正让这片土地上的老红薯焕发新生。甘薯品种持续优化,亩产纪录不断刷新,高淀粉型、鲜食型等专用甘薯不断涌现。2024年,全市优质专用甘薯种植面积已达240.5万亩,红薯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产业链的延伸更让这朴素作物身价倍增。武隆区倾力打造“中国火锅苕粉之乡”,所产苕粉是吃火锅必点佳品;荣昌区河包镇依托百年粉条技艺,稳占川渝市场主要份额;彭水县的“晶丝苕粉”更是畅销全国、走向世界……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升级,共同推动红薯从昔日的饱腹之粮,蝶变为今天富民增收的“金疙瘩”。
本期“讲好重庆耕地故事”推出《重庆红苕地图》,探寻这古老的根茎作物,如何从历史的救荒之粮,蜕变为今日驱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
1、江津区龙华镇农庆村红薯种植基地
位于江津区龙华镇。农庆村土地平坦、土壤疏松、水源充足,非常适合种植红薯。该村的红薯基地规模达500余亩,以“烟薯25”为主,产量约650吨左右。
2、合川区龙凤红苕品牌示范基地
位于龙凤镇经堂村。2021年被列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基地种植的甘薯因品质好、食味香甜、耐贮存,深受鲜食甘薯市场认可。2024年,红薯种植面积达1300亩。
3、綦江区三江街道寨门村红薯种植基地
位于三江街道寨门村。寨门村背靠老瀛山,土壤属于砂土地,且雨水和阳光充足,种出的红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红薯品质优良。
4、石柱县沿溪镇俩汇桥红薯种植基地
位于沿溪镇静观村。静观村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比较好,所产红薯甜软、细绵,品质优良,产量高。近年,基地种植红薯规模在500余亩左右。
5、彭水县平安镇平安社区红薯种植基地
位于平安镇平安社区。2025年基地连片种植高淀粉薯1200亩,鲜食薯800亩。同时,当地建成苕粉加工厂,开发苕皮、晶丝苕粉等产品。
6、铜梁区白羊镇凤凰村红薯种植基地
位于白羊镇凤凰村。该基地是“渝薯27”品种的专属种植基地,种植规模有3000亩。目前,基地形成了从品种研发、种苗繁育、种植推广到淀粉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发展模式。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