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渝规资议〔2024〕488号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130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晓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三峡危岩综合治理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130号)收悉。经与市交通运输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科技防灾,坚持攻关研究。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发与应用,开展“四项技术攻关”,提升危岩地灾科技防治水平。我局牵头实施危岩监测技术攻关,建立了危岩地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初步实现在岩体失稳破坏前2至6小时发出预警信息。实施“2+4”城镇地质安全风险评估攻关,完成1:10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覆盖15个片区地质安全监测,建立了地质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初步认定“2+4”城镇深部整体安全。市交通运输委牵头实施涌浪灾害防范技术攻关,实现灾害破坏过程、运动路径的直观展示以及传播时间、影响范围预测预警,建立了奉节—巫山段各主要静态承灾体的危岩涌浪胁迫资料库。重庆气象局牵头实施气象综合风险早期预警技术攻关,实现递进式气象风险预警模式,开展多波段天气雷达协同观测试验和产品融合等技术研究,初步实现多波段雷达基本产品的数据融合。
(二)常态化巡查排查,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健全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对航道沿线、旅游景区沿线等风险隐患开展常态化巡查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制定针对性整治计划,建立台账并动态更新。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安装专业监测设备964套,新建自动气象站163个,实现威胁航道通航安全的50处危岩全天候专业监测,其余危岩专群结合全覆盖监测。细化预警颗粒度,建成小流域地灾风险预警管控2215个,初步实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精准预警和灾前人员避险转移等手段,实现航行预警预告精准发布。
(三)坚持整体智治,加强数字化风险管控。
探索广域电磁法、声震动力学监测等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基于贴近摄影测量的岩体劣化智能分析、InSAR形变与知识图谱目标检测融合、针对分钟级降水预报和强对流预警等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我局牵头研发了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整合形成危岩地灾防治数据专题库,初步形成了全市危岩地灾风险管控重点能力。2023年8月该应用上线运行后,有力支撑成功预警和处置灾险情29起,避免216人可能因灾伤亡。
(四)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2023年5月30日以来,袁家军书记、胡衡华市长、郑向东副市长等市领导先后拜会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争取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2023年10月23日,刘国中副总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就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和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等事项予以明确。水利部提前下达2024年资金5.3亿元,推动加快综合治理,启动三峡水库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应急管理部下达专项资金7178万元,支持我市应急救援装备建设。财政部累计下达三峡后续地质灾害专项资金74981万元,支持我市库区危岩治理等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还将安排1.2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压紧压实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责任,结合新时代防灾减灾理念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动态摸清风险底数。进一步压实责任,力争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施长寿、江津等6个区县高和极高风险区1:10000精细化调查,实现库区区县全覆盖。
二是持续抓好监测预警,全面提升预警质效。进一步拓展监测预警设备覆盖面,加密布局雷达、气象站等设施。提升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防灾减灾能力,做好上下游、跨乡镇、跨部门协同联动。
三是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完善风险管控应用。加快推动“四项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探索开展三峡库区“气象、洪水、地质灾害、生态环境”早期预警系统技术攻关,以及深层地质安全和水下地质变化研究。进一步完善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及时将隐患点纳入危岩地灾应用,实现可视化。
四是继续争取国家部委支持,促进长效机制建设。争取财政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支持,加快编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2026—2035年)》,落实政策资金保障。
此复函已经扈万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