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垂直管理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500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字体:

邓明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主城核心区全面引资建设过江索道缆车垂直观光电梯人行扶梯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议》(第0500号)收悉。经与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运输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重庆江峡相拥、山水环抱,过江索道、缆车、垂直观光电梯、人行扶梯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在都市旅游体验和市民生产生活通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局赞同代表关于我市主城核心区建设过江索道缆车垂直观光电梯人行扶梯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议高度重视旅游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并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一、总体规划情况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建设过江索道、缆车、专用电(扶)梯”、“结合地形高差规划电梯、扶梯”等相关要求,并以此指导各区详细规划编制和特色慢行系统建设。以渝中区为例,在《重庆站片区详细规划方案》中,规划布局了缆车、自动人行道、电扶梯、垂直电梯等特色交通。其中,在皇冠大扶梯西侧规划新增建兴坡电扶梯,加强重庆站片区与轨道13号线两路口站便捷衔接;结合重庆站北部商业街内街规划建设缆车,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片区中部与北部商业街以及与周边城区的通达联系,进一步联通印制二厂和鹅岭,激发文旅功能。在朝天门片区治理提升项目中,规划保留缆车交通功能,修缮现状轨道,提质缆车车站,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情况

结合山地城市特色,采取新增步道、加装电梯、完善过街设施、实施规划道路、优化地块开口、完善轨道出入口等616项具体措施,一站一策精准优化轨道站周边步行路径。规划提出109个轨道站点的步行可达性提升方案,合计优化步行路径168条,共包含35处人行电扶梯和30处垂直电梯,目前已实施75个站点。以谢家湾轨道站为例,为解决谢家湾轨道站与黄沙溪居住片区步行换乘远、高差大、便捷性差的问题,评估和现场调研,提出优化方案,最终建成全长1100米的步行通道,设置了3部无障碍垂直电梯、3部电扶梯等设施,有效改善4.4万居民轨道出行体验。

三、垂直观光电梯和人行扶梯规划建设情况

针对中心城区跨江大桥与滨江路、岸线空间等高差过大的问题,规划在朝天门大桥两侧、东水门大桥两侧千厮门大桥南侧增设垂直观光电梯,可以极大提升“两江四岸”核心区慢行交通体验。目前,朝天门大桥北桥头侧建成2部垂直电梯,连接北滨二路,南桥头侧建成2部垂直电梯,连接复兴街。东水门大桥南桥头侧建成1部垂直升降梯,连接龙门浩老街,北桥头侧建成1部垂直电梯和6部自动扶梯,连接湖广会馆。同时,我局已将在大桥两端增建垂直升降观光电梯作为新建桥梁审查内容。

四、过江索道规划选址情况

过江索道曾经是我市连接两岸、便利民生的重要特色交通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从独特的交通工具演变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重庆的城市名片之一。我局高度重视过江索道的规划建设年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及两岸政府相关部门,按照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要求,对嘉陵江朝天门至井口段24处选址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由于索道选址涉及生态保护、通航安全、城市景观等多方面因素,选址难度极大,例如嘉陵江千厮门大桥至世贸段因渝中区用地条件紧张,难以为站点建设提供充足空间,根据河道管理规定,在长江支流入口回溯1.5公里范围内,不允许新建跨江索道;佛图关公园至江北居然之家段跨越轨道交通2号线和多条市政道路,实施难度大,经论证不可行;越洋广场商业楼戴家巷段因嘉陵江通航限制及安全原因经论证不可行。经多轮论证,最终确定红岩村至第十兵工厂选址方案,并20242通过市规划委员会议审议。

我局将积极协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运输委等市级相关部门,按照有关政策措施要求结合两江四岸治理、步行优化提升、特色游线打造、城市更新改造等工作,推动主城核心区过江索道、缆车、垂直观光电梯、人行扶梯等旅游设施项目策划规划与建设积极探索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

感谢您对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沟通。此答复函已经扈万泰局长审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