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垂直管理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动态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12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构建巴南区高质量发展空间体系

日期: 2023-04-20
字体: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开局之年。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部署,根据局党组安排,本公众号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专栏,邀请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局属各单位、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谈学习体会、落实举措,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规划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构建巴南区高质量发展空间体系

胡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新格局,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编制巴南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以下简称分区规划),推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迎接挑战发挥优势,锚定目标找准定位

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确立的“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锚定了重庆发展的方位。面对提升开放能级、紧凑集约用地、自然资源增值、产业结构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等五个任务和挑战,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和巴南区“一区五城”发展战略,发挥区位、空间、生态、产业、体制优势,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建设“具有典型城乡融合发展特征的高质量增长极”为目标,努力推动巴南区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节点、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示范、内陆南向开放新高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新引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场景”。

构建全域统筹、耕保优先、生态优先的总体空间格局

在梳理地理格局、历史文化、发展本底等基础上,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构建“两核三片七中心,八山八水多廊道”,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两核三片多中心”:“两核”为龙洲湾城市组团中心、南彭城市组团中心,是中心城区“一主八副”城市中心体系的构成部分,是所在区域的文化、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龙洲湾城市组团中心位于中心城区南部片区,南彭城市组团中心位于中心城区东部片区。“三片”为滨江人文片区、环樵坪山片区、国际生物城片区。“七中心”为区级服务中心,位于李家沱、莲花-鱼洞、高职城、鹿角-界石、惠民、木洞、七星场。依托铁路廊道、高速公路廊道、国省道、旅游环线等构建网络化交通支撑体系。“八山八水多廊道”:以铜锣山、明月山、桃子荡山、东温泉山、樵坪山、圣灯山、天坪山、方斗山等八座重要山体,长江与花溪河、一品河、五布河、双河河、鱼藏河、黄溪河、鱼溪河等一级支流,以及东温泉市级森林公园、木洞明月山市级森林公园、南泉市级森林公园、桥口坝国家森林公园、圣灯山市级森林公园五个自然保护地为自然山水基底,结合二、三级支流、江心岛、云篆山等独立山体、湖库水面等形成生态廊道,共同构建生态空间保护格局。

打造产城融合、产业优先的重点功能片区

打造重庆国际生物城。重庆国际生物城是中心城区重点功能片区之一,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生命科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承载区、重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新引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生态城。重点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及其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产业的用地需求。打造环樵坪山数智城。包括樵坪山周边的南彭物流基地、重庆数智产业园、重庆智慧总部新城等区域。以“生态+智造”为发展路径,从生态示范、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方面支撑中心城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核心带动功能。其中,南彭物流基地是中心城区重点功能片区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位为重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承载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公路物流枢纽、东盟贸易服务总部基地,重点保障物流、商贸等核心功能的用地需求。打造滨江人文城。包括李家沱、鱼洞、龙洲湾、花溪和莲花街道的城市建设集中区域。为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区、“两江四岸”形象展示区、大众休闲游憩服务区,推进片区城市更新,加快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升城市品质。滨江区域是中心城区重点功能片区艺术湾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大美术、大美育、大美业”,发展长江文化艺术产业功能。打造大江科创城。包括花溪、宗申、天明、金竹4个片区。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创新之城。重点保障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等核心功能的用地需求。打造重庆高职城。为创新创业活力之城,依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标准打造众创空间、软件园区,培养高素质现代技能人才。重点保障创新创业、职业教育等核心功能的用地需求。

建立四网融合、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强化巴南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提升与重大经济体间的资源要素高效联通,深度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系统。利用铁路东环线、沿江铁路、跨境公路班车等形成铁公运输体系承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终到功能。建设以南彭站为核心的“四网融合”示范枢纽,实现多层级轨道线网互联互通。规划落实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轨道网联通,实现与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东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快速联系。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城市路网深入贯彻“小街区、密路网”,强化板块及城乡间的联系,提升农村普通公路通道技术等级,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协同建设,实现城乡客货运输一体化。

夯实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适度超前、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集约利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筹相关专项领域的空间需求,加强水利、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构建主网坚强、配网可靠、城乡协调的智能电网,完善多源多向、灵活调度的天然气输配系统。推进农村供水“一张网”建设、“一体化”管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构建绿色低碳水循环体系,补齐城乡污水系统短板,实现全区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构建固废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域覆盖、安全可靠、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促进传统与新型基础设施功能融合。通过加速全区5G基站建设、腾龙5G数据中心、宗申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实现以新型网络为基础、智能计算为支撑、信息安全为保障、转型促进为导向、融合应用为重点、基础科研为引领、产业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作者为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