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动态

重庆2个案例入选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1)

日期:2025-11-04
    近日,在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其中,重庆渝胜矿业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产矿山生态修复案例;梁平区猎神村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案例,入选废弃矿区生态修复案例。

重庆渝胜矿业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生态修复案例

摘要: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是扎根万盛经开区26年的本土民营企业,是全市唯一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的中小型露天矿山。公司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严格执行边开采、边修复,规范落实采复并举平行作业和剥离-储存-回用表土资源化管理,依托激光测量精准开采、智能喷灌管护等关键技术,系统构建了源头防控、采复并进、科技赋能的生态修复体系。累计完成损毁土地修复80亩,终了区域生态修复率达到100%。企业先后荣获重庆市绿色矿山典范企业”“国家级绿色矿山”“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为资源约束型中小型露天矿山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万盛经验

一、基本情况

重庆渝胜矿业有限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建于1999年,为万盛经开区本土民营企业。矿区面积16.92公顷,开采标高430345米,设计生产规模55万吨/年,总投资约3500万元。2019年,获评重庆市绿色矿山典范企业2020年,率先斩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2023年,成功认证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该矿位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南桐镇石桥村八面山脚下,为丘陵斜坡地貌,植被丰富,自然风光旖旎。26年的开采历史不可避免地给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渝胜矿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视绿色发展为生存发展必由之路,将生态修复作为首要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严格实施边开采、边修复。至今累计投入修复资金600万元,完成修复80余亩,成功探索出一条边开采、边修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长江大保护贡献了万盛力量。

二、主要做法

() 做好源头防控加减法

渝胜矿业将生态保护与修复前置,从开采源头着手,做好生态环境扰动的减法、重构生态空间的加法

精准开采做减法,减扰动降风险。 运用激光测量技术精准设定开采台阶,采用专业机械设备精细修整边坡,在保障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形成坡度稳定、坡面平顺的开采平台。有效减少了边坡浮石,降低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后续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量。

优化设计做加法,拓空间利修复。 针对矿区南侧高陡顺向坡,因地制宜优化开采设计,将台阶高度由原设计的10米降至5米。有效降低了顺向坡安全风险,减少了边坡裸露面积和水土流失隐患,同时拓展出更多可利用的覆土复绿空间,大幅降低了后期生态修复难度。

()   织密开采修复并进网

渝胜矿业将生态修复深度融入矿山全生命周期管理,织密组织统筹、作业协同、空间布局的并进网,确保修复与开采同频共振。

规划组织并进,强保障明方向。 将生态修复与绿色矿山建设同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核心,成立由董事长挂帅的专项领导小组,下设技术策划、绿化实施、管护保障等专业工作组,统筹推进修复工作。对标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以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打造花园式矿山为目标,对矿区进行科学分区、整体布局。

采复作业并进,快衔接提效率。 创新实施采复并举平行作业模式。在开采台阶后方同步开展修复施工,并与前方采掘面严格保持30米安全间距。对达到最终标高的平台,及时修筑堡坎,回覆1-2米厚经储存和培肥处理的剥离表土,实施剥离-储存-回用表土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覆土难度,缩短了损毁土地裸露时间,形成了开采-修复的高效无缝衔接循环。

区域功能并进,优布局美环境。 通过道路绿化带建设,有机连接开采区、加工区、办公区,实现开采区绿化、办公区美化、加工区净化,整体打造绿意盎然的花园式矿山。

()   激活科技赋能驱动轮

渝胜矿业聚焦修复技术瓶颈,激活模式创新、物种优选、智慧管护三大驱动轮,提升修复质效。

表土回用驱动轮:创新模式筑根基。实施严格的剥离-储存-回用表土管理模式,对剥离表土进行单独储存、土石分离和土壤培肥,最大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修复提供优质土壤保障。

植被优选驱动轮:适生稳群增绿效。针对灰岩矿区保水性差的特点,通过反复探索试验,筛选出成本低、易成活、耐旱性强的刺桐、芦竹等优势物种,搭配三角梅等灌木及多种草本,形成立体稳定植被群落。植被成活率稳定在95%以上,大幅减少补植成本。

智慧管护驱动轮:精准施水固长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构建科学管护体系:智能灌溉驱动依托高位水池、自动喷灌与移动洒水车相结合,实现全面、高效的用水保障;通道预留驱动,在项目初期即预先规划1米宽管护道路,确保机械和人员通行便利,提升管护作业效率;分段养护驱动,实施精细化管护策略,0-1年阶段开展精细养护,1-2年转向按需养护,2年以上逐步过渡至自然养护阶段,实现生态自维持与成本控制的平衡。

三、取得成效

(一)生态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根基牢

渝胜矿业践行边开采、边修复,实现开采一片、修复一片、绿成一片。通过科学覆土、优选植被、精细管护,植被存活率达95%以上。以往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矿区,已变成乔木成网、花木成画的生态绿地。刺桐、芦竹生长茂盛,三角梅缤纷绽放,矿区与周边自然山体融为一体,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二)经济效益突出,修复增值路径新

企业严格践行双规范生态修复模式,以规范管理和技术措施实现降本增效。通过优化开采工艺、表土回用和采复并举平行作业,降低修复管护成本,缩短修复周期,减少停产、整改损失,累计产生综合经济效益约160万元。真正实现了修复即增值、绿色即效益,为中小矿山破解修复难、成本高提供可复制路径。

(三)社会效益广泛,示范引领影响深

渝胜矿业积极承担行业责任,承办2019年全市绿色矿山建设现场推进会,2022年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现场会等,成为区域标杆与实景课堂。累计接待同行考察百余次,无私分享植物选配、管护技术与绿色矿山建设经验,发挥传帮带作用。企业实践深入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全国中小矿山绿色转型提供样本,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小型矿山见行见效、蔚然成风。




1 矿区全貌图

2 攀爬植物上垂下攀

3 顺向边坡复绿

4 道路边坡复绿

5 采复同举

6 “S”型管护道路

7 自动喷灌设施系统

8 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现场会

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