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99号提案的复函
农工党区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渝中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美丽渝中的建议》(第199号)收悉。经与区住建委、区城管局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和发源地,“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清晰地保留了重庆三次建都、四次筑城的历史文脉,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你们在提案中提出的“强化规划引领、深化城市建设、精细城市管理”等相关建议,对渝中区推动“四化”现代都市、“四区”首善之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渝中区作为全域建成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近年来,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目前仍在持续推进和谋划相关工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方面
(一)规划统筹引领城市发展。一是基本完成《渝中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规划至2035年,划定渝中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7.97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0.5平方公里,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指标体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二是完成《渝中区城市更新规划》,于2022年5月正式印发,提出了整体更新、综合整治、风貌保护三类城市更新模式,划定五个更新片区约18.03平方公里,为渝中区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完成《朝天门解放碑片区城市更新提升规划方案》、《大溪沟片区城市更新提升规划方案》等更新提升专项规划,形成渝中区重点功能片区更新提升规划体系,并分别细化形成更新提升实施项目计划,用于指导后续项目有序实施。
(二)文脉传承展示城市名片。一是开展第六批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完成郭园、皇冠大扶梯等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推进第七批历史建筑申报,持续推进厚慈街95号、罗汉寺街9-2号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二是推进李子坝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持续推动山城巷、鲁祖庙、大公报、飞机码头—燕子岩等风貌片区保护建设。三是持续开展重点专项规划研究,形成城市地理和传统空间、渝中区山城崖壁保护等文化风貌专项研究成果,推动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保护和展示。
(三)风貌管控彰显渝中特色。一是完成《渝中区城市更新中文化元素的建筑环境表达研究》、《渝中区城市色彩规划》编制,通过研究渝中区城市空间的历史风貌、建筑材质、色彩基调等因素,进一步彰显渝中区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为建筑风貌、色彩空间的规划管控提供依据和支撑。二是对近期开展的邹容支路万象新华项目、中山三路旧城改造项目等重点区域项目开展方案比选和专家咨询,通过多方征询意见,加强风貌管控的同时,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落地性。
二、深化城市建设方面
(一)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按照“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的原则,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79个、约822万平方米改造,惠及居民约12余万户,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推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一是加强轨道交通引领,5号线、10号线、18号线按期完工,轨道18号线北延伸段、27号线正有序推进施工建设。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解放碑地下环道、雷家坡立交,持续推进红云路、十八梯片区道路等项目建设。三是优化步行系统体验,高质量打造山城步道特色品牌,西南大区、环城墙步道等市级步道均超额完成规划里程,虎歇路金银湾路口、储奇门金紫门路口等6处堵乱点均完成治理。四是开展上清寺、下半城、化龙桥、儿童医院和华一坡等片区路网更新研究,缓解交通拥堵。
(三)持续提升“两江四岸”品质。长江一侧,菜储段、东储段、珊瑚公园、滨江公园、黄沙溪片区、菜园坝临时贯通段已全部完工投用,8.8公里长滨岸线基本实现全线贯通。嘉陵江一侧,大溪沟段、李子坝段、化龙桥段于2021年启动建设,现正在持续进行观景平台、滨江慢行系统建设,开展消落带生态修复,加快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利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工作内容。
(四)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改建给排水管网25公里,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79公里,建成渝中区排水管网智慧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大坪110千伏三期送电项目,建设通信5G基站280个、4G基站45个、公共充电桩1694个,水电气讯运维管控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
(五)探索城市更新建设模式。在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过程中,灵活采取政企合作、市场主导等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依托征收地块、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产业载体以及特许经营权等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和运营,市场化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例如,山城巷传统风貌区通过赋予企业15年特许经营权,推动企业投资约9000万元实施山城巷1.5万平方米的房屋修缮、环境提升、配套完善和招商运营。
三、精细城市管理方面
(一)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优化分类设施,持续推进“双改”工作,因地制宜升级改造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安装桶边值守智能摄像头、智能分类投放箱(收集厢房),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引进三方资源回收公司,助力79个社区每周开展1次资源回收日活动,通过礼品兑换的形式引导居民源头分类、规范投放有害垃圾。同时,区环卫中心每月1次预约收运、集中暂存管理有害垃圾,进一步健全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
(二)提高基础设施维护水平。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得到发现和处置。通过已建成的桥梁、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实现动态监测,把握设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状况,及时掌握设施病害信息。同时,编制完成《渝中区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范》(试行),规范设施容貌和技术标准,提升渝中辨识度。
(三)完善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持续加强对盲道、无障碍通道的维护管理,开展网格化巡查,对盲道破损等问题发现后立即进行处置。同步做好辖区内76部市政电扶梯的专业日常维保,并在条件成熟时适时延长扶梯关启时间。同时,近年来结合部分更新改造项目,对化龙桥片区、上清寺片区、下半城片区完善了23处人行盲道,21处无障碍设施,进一步提升了无障碍设施的覆盖率。
(四)加快推动建设智慧城管。按照数字重庆建设要求,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突出问题治理出发,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建设成果,全力推进建设渝中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已于2023年底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每月受理城市管理案件2.3万余件以上,按期处置率、结案率99%以上。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类问题基本实现智能派遣,案件流转、处置时间相对原系统缩短了50%以上,极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管理成本,高效的解决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渝中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使我们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
此复函已经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邓琳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年5月14日
(联 系 人:何益 联系电话:023-63311075,1592258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