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图2023年第11期 总第436期 重庆天坑地图
每周一图2023年第11期 总第436期 重庆天坑地图
主办: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承办: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市地质调查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队、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品:八二四研究所、自然巴渝
天坑,在地质学上通常称为岩溶漏斗地貌,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较大,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天坑具有稀少、险峻、奇特、恢弘、壮丽、生态环境独特等一系列特殊的旅游观赏价值及感官属性。
我国的天坑较为发育,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中,是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天坑一般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石灰岩地区。典型的如世界级的奉节小寨天坑、云阳龙缸天坑以及武隆中石院天坑等,这些地方多已开发为热门景区,常年游客络绎不绝。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基于重庆市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成果,推出《重庆市旅游地质系列地图》,本周发布第七期《重庆象形石地图》,邀请大家跟随我们的地图,开启一趟天坑之旅吧。
1、小寨天坑
奉节小寨天坑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小寨村,发育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层中。天坑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是构成地球第四纪演化史的重要例证,更是长江三峡成因的“活化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坑”。伫立于天坑边缘,眼见着地面突然塌陷,坑壁陡峭而光洁,坑底深陷,有翠叶褐木繁盛其间,从空中俯瞰,整个天坑犹如大地张开的一张巨嘴,蔚为壮观。
(照片来源:新华网)
(照片来源:新华网)
2、龙缸天坑
位于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内,与小寨天坑同属坍塌型天坑,由于下部岩石被掏空后,地面塌陷形成的岩溶地貌,成景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石灰岩层中。该天坑在平面上呈不规则的椭圆,长轴304~326米、短轴178~183米。深度达335米,坑壁近于90度,其深度在国内次于小寨天坑、大石围天坑,位居我国第三,世界第五。人站于缸沿之上,一边千仞垂壁,一边万丈深渊,作为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点,不负其“天下第一缸”之美誉。
龙缸
3、中石院天坑
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明星村的中石院天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口径最大的圆形天坑,直径达645米,最大深度213.7米,最小深度75.5米。天坑发育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中。
俯瞰天坑,陡壁峭岩、林深木茂;沿着蜿蜒小道直达坑底,云雾缭绕、田梯农舍,内有溶洞,水帘高悬,泉水叮咚,一派世外桃源的绝美风光。
天坑近景(照片来源:网络)
4、后坪天坑群
典型的的地表水冲蚀成因的天坑群——后坪天坑群,她位于重庆武隆区后坪乡境内,天坑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由箐口、石王洞、打锣凼、天平庙和牛鼻洞5个天坑组成。5个天坑的口径和深度均在300米左右,形成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中。1997年6月27日,后坪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经典。其中最为典型的箐口天坑形态呈圆桶型,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20米,深度300余米。天坑上部数条瀑布似银河倒挂,轰鸣作响,极为壮观,瀑布汇集成河流流入二王洞,形成地下水,从麻湾洞涌出。
后坪天坑群(照片来源:网络)
5、竹子天坑
位于丰都县仙女湖镇,天坑呈一椭圆形,长轴直径约250米,短轴直径约150米,深约150-180米,天坑四面皆为绝壁,仅西北方向可顺岩层下落至天坑底部。发育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地层中。如一个巨型深桶镶嵌于山间密林中。
6、大江天坑
位于酉阳县后溪镇大江村七组。处于老寨断裂南段断裂带附近,岩性为奥陶系中上统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天坑有两个,呈南北向分布,中间由一个天生桥相连。1号天坑(南)上大下小,顶宽80m,长120m,高80m,底部宽40m,长50m。2号天坑坑口呈月牙型,东西长20m,南北宽60m,底部直径80m,深大于100m,顶部四周岩石直立呈直桶状,从坑口向下有较多的植物藤下垂,像绿色条幅彩带,整个天坑为口小底大,当地人称为葫芦。
图片来源于酉水河在线
7、桃花源天坑
位于酉阳县钟多镇桃花源社区,天坑南北长约500m,东西方向最宽处约200m,深70—150m,发育于寒武系石灰岩地层中。北壁为大酉洞穿洞,南壁发育两个溶洞,西为伏羲洞,东为逍遥洞。天坑底部平坦,有良田美池、村落点布、小路纵横,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科普解释:
天坑按其成因可分为塌陷型天坑和冲蚀型天坑,以前者较为常见。
塌陷型天坑是由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而成。其发展由地下到地面,并经历地下河洞道、地下崩塌大厅、地表天坑几个主要阶段。
塌陷型天坑的形成应具备以下必要条件:有连续沉积、厚度巨大的碳酸盐岩层,并有较广泛的连续出露与分布;岩层的水平至平缓产状,尤以宽平的背斜轴部最为有利;位置相对很低的排水基准面和含水层的包气带厚度在50-200m以上;温湿多雨的热带至亚热带气候条件;含水层中存在着物质、能量输入与输出功能强大的动力系统。
冲蚀型天坑是在特殊的地质、地貌与水文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落水洞式或盲谷式天坑,目前仅发现了两例,以后坪天坑群为典型代表。后坪天坑群是世界罕见的地表水冲蚀形成的天坑群,在该天坑周围,曾有几条水量非常大的河流汇聚,这种外源水的水量相当大,水动力也相当强便形成了漩涡,其侵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便形成了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