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图2025年第16期 总第531期:重庆粉条地图
《重庆粉条地图》精选了重庆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名优特产中的部分粉条。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或豆类淀粉为主要原料,经和浆(打糊)、成型(漏粉)、冷却、干燥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片状非即食性食品。在川渝地区,人们通常称之为苕粉,顾名思义,就是其主要材料是红薯(俗称红苕)淀粉。红薯有适应环境能力强、产量高的特点,重庆多山地、丘陵,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红薯。据统计,2024年重庆市常年种植甘薯类作物面积近500万亩,产量160多万吨,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重庆也形成了发达的粉条产业。其中荣昌区河包镇2023年粉条的产量就达到了8.2万吨,被誉为“中国粉条之乡”。重庆粉条食用方式多元,既可以煮火锅,软糯耐煮,滑爽入味;也可以做成酸辣粉,酸辣鲜香,爽口开胃;还可以做成肉末粉条(蚂蚁上树),粉条筋道弹牙,肉末鲜香入味。
1.荣昌河包粉条
荣昌河包粉条拥有300多年生产历史,采用“先成型后熟化”的手工工艺,通过精选清洗、碾磨成浆、过滤除渣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弹糯爽滑、不断条、不浑汤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欢。“河包粉条”已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制作工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武隆苕粉
武隆苕粉起源于清康熙年间,采用“三沉三淀,十六道工序,铁锅烫皮”古法加工工艺,成为川渝火锅不可或缺的“灵魂伴侣”,武隆因此有“中国火锅苕粉之乡”称号,其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 彭水晶丝苕粉
彭水晶丝苕粉采用传统苗家手工工艺加上当地优质水源精制而成,苕粉粉质有纯净、晶莹透亮、软滑爽口、久煮不糊等特点。彭水晶丝苕粉已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 大足玉龙山红薯粉条
玉龙山红薯粉条历经5代传承,以传统技法为基础,精选当地高品质红薯,经数十道工艺精制而成,完整保留了鲜薯中的营养和膳食纤维,最终制作出晶莹润泽、粗细均匀、口感爽滑劲道的玉龙山粉条,素有“大足四宝”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