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82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A
渝规资函〔2019〕1395号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市政协五届
二次会议第082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黄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第0824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中央城市工作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探索“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县(市)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党中央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明确要求推进“多规合一”,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我市将“多规合一”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大项目大力推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去年以来我市“多规合一”工作全面提速。基于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的突出问题,我市“多规合一”工作叠加了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保规划、水利规划和林业规划等50余类共计1万余个空间规划,协调了300余万个空间冲突差异图斑,加载了规划实施和运行数据,构建了空间信息“一张蓝图”、“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和有关技术标准,统一了发展愿景、形成了发展合力,落实了自然资源部整合各类空间规划并建设“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要求,为建立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部署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整治和修复,为实现 “一个部门、一个规划、一个法规、一张蓝图”的高水平“多规合一”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多规合一”的工作举措
今年以来,按照自然资源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要求,我市在制度建设、国土调查、规划编制和生态修复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多规合一”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
自然资源部代中央起草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已于今年1月送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若干意见》提出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的总体要求。《若干意见》是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前,保障过渡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
目前,《若干意见》虽暂未印发,我局已提前谋划按照其精神起草了建立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实施意见》。其一,明确我市三级(市级、区县级、乡镇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二,提出了有关专项规划报批前送同级自然资源部门进行规划符合性审核的要求。其三,明确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统一实施用途管制,依据详细规划实施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实行特殊保护制度的要求。其四,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对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等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将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其五,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制度,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规划定期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完善。
(二)稳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
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我局正在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为新时代第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今后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决策依据。本次国土调查坚持实事求是、技术创新、统一标准和数据共享等原则,立足于摸清底数、客观反映土地资源和利用现状,最终成果数据将通过国土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奠定基础。
(三)推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
市国土空间规划是自然资源和空间规划体制改革后,真正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一张蓝图”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现已于今年2月送市规划委员会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拟于今年年底完成编制工作报自然资源部审查。
市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紧扣“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落实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步走”部署、结合重庆“3+8”行动计划,提出我市至2020、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阶段性目标。落实国家空间管控战略要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通过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稳步扩大生态空间。坚持全市“一盘棋”,优化主体功能,突出区域协同,构筑重庆都市圈、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三大片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构建“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规划实施机制,深化完善“多规合一”平台,制定全域、全要素、全口径的“一张底图”,形成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生成”机制落实规划实施,开展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日常运行监测实现规划“穿透式”管控。
(四)加快自然保护地的优化整合。
1.启动建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会议强调,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经争取,国家林草局现已同意我市开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试点工作。目前,市林业局已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试点总体方案,待市政府批准、国家林草局确认后予以实施。
2.整合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一是利用我市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大整治的契机,对照市政府工作方案明确的近200个各级自然保护地名录,会同有关市级部门和所有区县(自治县)整合现有各类保护地范围,叠加经颁布的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初步形成了自然保护地“一张图”并将其纳入“多规合一”平台进行共享。二是利用开展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契机将自然保护地现状调查作为重点,摸清自然保护地内用地现状,为我市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各类保护地边界奠定基础。
3.启动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的前期工作。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职能职责移交自然资源部后,我市积极配合部里开展了系列工作。一是根据工作安排,梳理现行生态保护红线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与各类自然保护地、永久基本农田、城乡建设用地、矿产资源和一般耕地的关系。二是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我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试点,就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等功能指向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进行了评估,还特别基于生态重要性对现行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了评价。三是配合自然资源部启动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三区三线)划定情况的综合评估,重点评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三条控制线交叉冲突情况,结合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双评价”结果,提出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优化方案,为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
(五)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
2018年,我市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为切实做好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完成国家三部门绩效考核目标,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意见》(渝府办〔2019〕2号)、《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资金及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渝财建〔2018〕447号)、《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渝规资〔2018〕237号)等配套制度,确定了项目资金绩效与项目管理目标。
在项目选取上,选择充分体现系统性,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上下游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项目。在资金管理与安排上突出整合与统筹理念,重点针对市与区涉及的示范和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并于2018年12月31日前将资金分配到主城10个区(含两江新区)和3个市级部门。2019年2月,我局牵头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应急局、市林业局召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会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准备会。会议研究修改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方案》、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巡查制度等文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交流。
三、下阶段工作设想
1.进一步强化制度设计。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若干意见》后,我市将加快出台《实施意见》,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操作性,实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一张蓝图干到底。
2.以空间规划为抓手健全开发与保护格局。年底报审《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同时,同步指导所有区县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细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到2020年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面向“两个一百年”的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全面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初步建立。
3.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推动“多规合一”动态更新,链接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完成现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非建设用地转用、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等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水平,提升服务品质。
此复函已经董建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寄给市政协提案委和我局,以便进一步改进我局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19年4月28日
联 系 人:刘培立
联系电话:13996261110
邮政编码:4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