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 索引号 ] 115000000092766604/2024-3952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政协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 成文日期 ] 2024-10-09 [ 发布日期 ] 2024-10-09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661号提案答复的函

渝规资2024466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0661号提案答复的函

黄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补齐地质灾害预防短板的建议》(第0661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应急管理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地质环境复杂脆弱,加之年平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具有形成地质灾害的不良条件,汛期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历来是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省市之一。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财力,健全完善多跨协同闭环管控工作体系,探索适宜我市特点的防灾减灾模式,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全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强化多跨协同,健全完善共同防灾体系。坚持块统与条抓相结合,制发《重庆市提高地质灾害风险全面管控水平的工作方案》《重庆市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建立“点线面”一体化风险管控机制和地防员制度,细化明确市地指风险管控职责和区县主体责任以及各行业部门属事责任,形成党委政府领导、规划自然资源牵头、地勘技术支撑、部门协作、基层组织、全民参与的共同防灾工作机制。抓实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工作专班办公室和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督促、协调、指导、监督区县和行业部门落实好危岩地灾防治工作责任,凝聚起共同防灾强大合力。

二是强化风险识别,健全完善调查评价体系。建立危岩地灾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制度,常态化督促区县乡镇和行业部门开展危岩地灾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更新危岩地灾风险隐患基础数据库积极充分运用光学遥感、InSAR等新技术新方法,叠加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全市域扫描排查风险隐患。“一点一策”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管控和处置措施。加快推进15万地质灾害详细化调查成果集成,强化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积极开展地质灾害11万精细化调查,细致划定大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风险区。

三是强化风险防御,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立足“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织密“人防+技防”地质灾害隐患防护网。每年组织480余名地质工程师、1.5万余名四重网格员和9800余名地防员,全面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常态化开展雨前排查、雨中检查和雨后核查,对全市14339处地灾隐患点严防死守。大力开展智能化监测台站建设,全市累计安装监测设备6.6万余台,实现1.4万余处地灾隐患点“技防”覆盖率达88%,及时现场核查处置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告警信息。强化会商调度,紧密跟踪雨情水情,加强短临预警模型研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督促指导重点区县和行业部门完善应急预案,果断采取“熔断”措施,全力确保安全。2023年,成功预警和处置灾险情29起,避免216人可能因灾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9100余万元。

四是强化风险消减,健全完善综合治理体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以防为主,注重灾前预防,强化“该搬则搬、应搬尽搬”,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金土”工程,强化分类综合治理,有序推进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将避险搬迁市级补助标准从0.8万元/人提升至1.5万元/2023年度,避险搬迁20295人,为历年来最多。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三峡库区专项资金支持,大力推进工程治理。2023年度,全市完成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71个。三峡库区431处已查明危岩累计完成避险搬迁26处、监测预警45处、工程治理194处,实现累计除险清患率达61.48%

五是强化源头防范,健全完善源头管控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制定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机制和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将地质灾害风险区划融入市级、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设立地质灾害风险“安全线”。聚焦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原则上风险动态评估每年汛前完成,统一纳入全市地灾风险防范区数据库。加强高易发区、高和极高风险区人为建设活动管控,强化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格管控工程建设,落实防治措施建议,执行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防范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此外,按照市政府要求,就妥善处理中心城区“四山”工程建设诱发地面塌陷的综合治理,构建形成沟通联络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关于进一步做好沙坪坝区中梁山地区地面塌陷防治工作的通知》。

六是强化基层基础,健全完善应急演练体系。常态化开展部、市级专家赴基层一线督促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局层面7个指导组,落实2名厅级领导、8名处级干部和12名专业干部,分片督促、指导区县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态化备勤专业技术队伍支援重点降雨区县,做好应急处置。通过村广播、大喇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组织专业技术队伍,进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活动。以乡镇、村为单位设置应急避险安置点,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应急演练。2023度,组织宣传培训5702次,开展地质灾害单点演练12106场,参训参演人数累计达55万人次。

七是强化能力提升,健全完善风险数智体系。深化数字化思维、认知和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应用,整合14个行业部门数据,形成45类、491项数据项的基本信息库迭代升级建设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系统,形成基本能力,实现全市危岩地灾多跨协同风险识别、监测预警、源头管控和综合治理。建立完善小流域预报预警体系,融合全市2068个雨量站实时数据和4208个小流域、66077个斜坡单元矢量数据,大力构建小流域风险预警和管控应用场景,已建成2959个,初步实现以乡镇为单元的分级预警转向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精准预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极端天气成为常态、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多发等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深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您提出的“立体化健全灾害隐患风险发现机制”“多维度完善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机制”“全方位做实人为活动综合治理机制”等宝贵意见,深入研判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域存在的短板弱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大力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能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贡献应用力量,奋力交出高分报表。

一是进一步健全多跨协同风险发现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切实进一步把地质灾害风险区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精细化调勘查,深化地质灾害风险区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块统与条抓相结合,深化“点线面”一体化风险防控机制落实,严格按照“管行业、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明确部门属事责任和区县属地责任。积极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在建工程和交通沿线、水库周边、旅游景区、农村建房切坡等领域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把行业部门排查出来的风险隐患,及时更新纳入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基础数据库,积极督促指导落实防范措施。常态化组织驻守地质工程师、“四重”网格人员和地防员,对全1.4万余处地灾隐患点进行严防死守。

二是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预报工作质效。进一步优化完善“人防+技防”工作模式,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检查、雨后核查工作制度,及时核查处置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发出的告警信息,力争做到地质灾害灾险情“早发现、早处置、早预警”。进一步优化完善小流域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全力推进小流域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健全小流域地质灾害避险转移制度,完善工作预案,加强培训演练,切实让人民群众对何时撤、如何撤、撤到哪里等心中有数。紧密跟踪雨情水情,建立小流域电子围栏,及时向基层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提醒做好风险防范或立即开展避险转移。加强避险转移安置点现场管控,在危险解除前,严防人员无序回流。

三是进一步完善工程领域地灾防范机制。针对近年来我市工程领域诱发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协调市减灾办、市地指办,组织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文化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督促各行业部门严格按照《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工作要求,抓好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的监管,督促建设和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常态化做好在建工程项目及其周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监测及整治,真正让行业部门把地质灾害行业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对于因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积极会同市应急管理局,开展责任认定,明确责任主体。并严格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建设活动主体落实赔偿责任和治理费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地灾隐患分类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有序推进受威胁群众避险搬迁和重大地灾隐患工程治理。2024年,我市获批国债项目资金25.3亿元,排名全国第三。我们将高标准统筹好国债项目实施,避险搬迁1.25万户4.35万人,对55处重大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和129处隐患点实施排危除险,预计减少受威胁群众7万余人。此外,我们将扎实开展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攻坚战,大力开展分类综合治理,力争2024年完成避险搬迁24处、工程治理120处,实现431处危岩下无人居住和累计除险清患率达90%。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国家加快构建库区危岩地灾防治长效机制,尽快编制出台《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中长期规划(2026—2035年)》

此复函已经扈万泰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4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