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注册

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基层政务公开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日期:2025-02-27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2024年江津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部署,坚持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紧扣规划自然资源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严格依法行政,持续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依法行政工作基础

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学习计划,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多平台、多方式拓展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渠道,以“每周学法”、“专题学法”及“以案释法”活动为载体,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对新实施的《行政复议法》、《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等核心法律法规中的常用条款进行梳理,每周通过微信群、渝快政工作群分享学习。全年开展“每周学法”53次,“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专题学习”43次,组织参加“法治自然”系列直播课1次,利用法律知识行政执法在线培训平台培训干部职工171人次,有效提升全局职工业务能力和法律知识水平,在内部形成良好学法氛围,为依法履职奠定基础。

(二)积极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 制定《全面助力高质量发展系统性统筹推进江津规划自然资源全面工作“1058”专项体系行动方案》,以重点专项方式系统性、高质量统筹推进规划自然资源全面工作。制定并印发了我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要素保障环境、对标先进、深化“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等8个方面、22项任务,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工作。

2. 打造更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是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方案》,并分批次开展了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培训;二是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材料共享等制度,落实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加强申报指导,完善预约、帮(代)办服务等工作机制;三是常态化开展“三服务”活动,今年11月组织召开“三服务”工作对接会,针对产业类项目从征地至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流程、环节进行了全方位深入宣传;四是梳事项、理清单,对照市规资局权责清单,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梳理工作,今年共梳理96个行政事项;五是畅通线上线下办理渠道,线上做好事项的维护、更新,保障办事指南清晰准确,实现群众和企业“一看就懂、一点就能办”,线下开展一对一和帮代办服务,帮助企业和群众在渝快政系统、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进行线上报建,将优化服务落到实处。

3. 积极推进区域整体评估工作。根据区域整体评估覆盖范围变更和时效要求,加强与市、区级部门沟通联系,推动区域评估成果更新,做好成果更新入库工作,确保区域评估成果实时汇交、动态更新和数据共享,让区域评估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区域、更多企业。

4. 实现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一件事一次办”。积极配合区住房城乡建委实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跨阶段合并办理,助力小微工业企业“轻装前行”。

(三)着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 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要求,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审查和备案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在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文件合法合规。2024年,组织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次,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个,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已集中公开,2024年未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

2. 质效齐升促政务公开阳光透明。牵头印发《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2024修订版),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标准化、精细化,推进规划自然资源领域政务公开阳光透明。通过市局子网页、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策解读、财政预算等通知通告176条;完善市局子网页内容并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严格执行政务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做到公开信息合法合规。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件130件(规划许可48件,征地拆迁42件,竣工规划核实25件,其他15件),办理数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去年同期137件),已全面办结,办结率100%,协助区政务办办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件36件。

(四)完善工作体系,打造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标志性成果

一是按照构建“大综合一体化”执法体制要求和市局统一部署,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2024年7月,原“重庆市江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撤销,在区局土地储备整治中心下设“自然资源保护科(一科、二科、三科)”,在区局机关法规督察科设执法工作专职负责人,新的执法机构运转有序、机制有力,全局一体化“大执法”格局全面构建。二是积极适应国家卫片执法工作及考核新机制新要求,始终坚守规划自然资源执法整改职责,在全面加强违法用地等问题巡查发现和处置的基础上,市级综合监测监管新增、区级自主监测、历年卫片执法存量和自然资源督察、市委巡视交叉巡查反馈、审计剩余等问题整改“一把抓”、“一表通”,立案查处与非立案查处综合运用,全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三是圆满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工作。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非住宅类)工作自2022年10月正山启动、2024年8月收官,我区严格按照部、市关于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精心组织,积极探索,稳妥有序开展整治工作,“试点”工作得到充分认可。江津区纳入专项整治试点非住宅类图斑827个、占地3178亩(耕地2477亩)全部处置到位。

(五)夯实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为进一步高效化解行政争议,法规督察科会同法律顾问、相关科室(单位)开展诉讼案件及非诉矛盾纠纷研判42次,牵头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79件,认真落实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制度,积极配合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的工作,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能力建设,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水平。

二、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党组统揽、协调全局的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上率下,推动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把法制工作纳入党组议事范围,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定期通过党组会、办公会进行安排部署、督导调度和工作总结,将法治政府建设履职情况列入领导班子和各科室年度述职报告内容,作为考察任用干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履职不力、措施不实、工作不到位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人员和科室,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并视情节追究相关责任。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年度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行政应诉水平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不多,学法氛围还不够浓厚;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对法治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对的新办法;三是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力度不够,以致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数量难以下降;四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执法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与工作任务重、执法标准严的实际情况还不相匹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夯实自然资源法治基础,力促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落实分析研判制度,坚持不定期召开案件分析研判会,对行政诉讼高发领域、矛盾问题突出领域、败诉案件集中领域进行重点分析研判,查找案件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督促科室(单位)剖析根源、查找不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落实典型案例指导制度。结合行政诉讼败诉情况、日常执法监督情况和案卷评查情况等,梳理发布行政执法警示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健全行政执法监管机制,着力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充分运用“网格化”动态巡查监管平台,落地落细日常巡查报告机制,进一步完善“核实、处置、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的违法违规用地协同工作机制,严控问题新增;二是持续排查整改存量问题,结合项目涉及规划、类型、主体等情况,压实责任、分类施策推进整改销号;三是从严查处违法占耕行为,严格执行裁量标准作出处罚决定,以强制力手段推动非诉行政案件执行,彰显执法查处的“威慑力”和“惩戒”功能。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及时移交违法线索,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