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注册

重庆市南岸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基层政务公开 >生态修复

南岸防减救灾委〔2025〕2号(关于印发《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力做好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5-06-26


南岸防减救灾委〔20252

重庆市南岸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关于印发《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

能力全力做好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经济板块发展中心、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经开区有关部门,区属国有企业: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全力做好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南岸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

2025430

   (联系人: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曾毅13193156143

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全力做好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策部署,系统提升超大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扎实做好2025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树牢“地质灾害可防、人员伤亡可免”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完善多跨协同的防地灾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化实战能力,基本做到一体化动态管控地灾风险源,分段分级分类分层防地灾的机制有效建立,直达基层防灾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的地灾预警响应机制更加顺畅,扩面避险转移快速有效执行,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不发生重大财产损失”的目标任务。

二、南岸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2025年汛前排查,全区已发现并纳入监测体系的地质灾害点有42处,其中:基本稳定40处、欠稳定2处(和尚湾滑坡、弹广路铜锣峡段危岩)。风险区2处,1处极高风险区为弹广路铜锣峡段危岩沿线1.5公里区域,1处高风险区为涂山湖塌陷区域。

三、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气象预测,预计2025年汛期有18次左右强降水天气过程,重于常年(15次),较去年(16次)偏多,暴雨日数2—8天。强对流天气多发。汛期,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多发。连阴雨次数接近常年。预计9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上旬、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大部地区有76天左右连阴雨时段,阴雨次数总体与常年(7次)相当,多于去年(4次)。

初步预测:2025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总体与常年持平,较去年偏高。重点防治区域为:人员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重要交通干线、山区公路和农村公路、农房周边、旅游景区、学校、场镇、工程建设区域以及已有4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重点防治时段为:2025年汛期5月至9月强降雨时段、10月至12月连阴雨时段、2026年春节前后214日至228日。

四、实施四大行动,系统提升防灾能力

(一)实施地灾防治基础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党建统领,把危岩地灾防治攻坚任务与党建工作融合,配合市级创建“危岩地灾防治先锋”党建品牌。二是建实建强基层防灾救灾队伍,鼓励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区相关行业部门、镇街防灾救灾人员力量。三是健全村社(企业)地防员和“四重”网格员制度,落实村社(企业)地防员与社会网格员的融合,加强“四重”网格员管理,动态调整更新“四重”网格员。(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属地镇街等)

2.加强专业队伍支撑

一是积极争取技术支持,落实重大灾险情国家、部级、市级、区级专家现场指导机制。二是建立牵头驻守单位技术负责制,实施驻守地质工程师定期轮岗机制,完善驻守单位和驻守地质工程师履职能力考核机制。三是驻守工作统筹兼顾汛期与非汛期,确保发生灾险情第一时间到现场提供技术支撑。(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3.扩面宣传演练

一是借助市级部门“百名地质工程师下乡”活动,扩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升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组织地灾防治人员和乡镇人员、驻守地质工程师、群测群防员、预警专员开展培训,提升能力水平。三是全覆盖开展单点避险演练,提升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能力。(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二)实施超大城市地灾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4.全面排查风险底数

一是充分利用全市风险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成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实验证,实现隐患“早发现、早防范”。二是各镇街、行业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要求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落实防范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三是积极做好风险底数动态更新,对符合销号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更新、销号,对新发现的隐患点按要求纳入监测预警。(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

5.动态更新风险源“一张图”

一是夯实镇街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属事责任,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纳入管控。二是系统梳理全区地质灾害“四类”风险源,以村为单位制作风险源“一村一图”。三是完善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文化旅游等行业部门地质灾害风险源数据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更新全区地质灾害风险源。四是建设全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码,实现“一点一码”。(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相关镇街)

6.强化智能化监测

一是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运行维护,对离线设备,督促监测单位24小时维护更新到位,保障监测设备各项功能正常和数据正常传输。二是加强告警信息处置,南岸地环站、属地镇街和监测单位时刻关注监测情况,出现告警后及时核实处置。(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相关镇街)

7.滚动扩面预警

一是设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员,配合建立“1+41”市、区分级会商、预警和调度机制。二是强化应急响应,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响应措施,指导乡镇、村社,利用微信、应急广播等手段,实时动态发布预警信息,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米”。(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镇街)

8.扩面避险转移

一是制定“一镇一策”,划定避险转移范围、安置点,推进“十户联防”机制。二是坚持三个紧急转移原则,扩面提级实施,严控转移人员回流。三是抓实“熔断”机制,根据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熔断”,采取停工、停学、停运、停航、停游、停业等“六停”措施。四是坚持平灾两用,推进临时安置点建设和应急物资准备。(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各镇街)    

9.升级风险管控应用

一是配合升级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完善业务工作和调度指挥功能。二是配合完善三级贯通多跨协同处置机制,打通基层智治与群众报灾、景区游客告警发布通道,进一步提升灾害协同处置能力。三是配合升级重庆地灾APP和渝快政相关功能,实现风险预警产品及信息一键发布、处置流程在线监管。(责任单位:区政府、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

(三)实施地灾风险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10.打赢南岸区三峡库区危岩地灾治理攻坚战

一是推进观音岩滑坡排危除险治理,降低边坡安全风险。二是按照三峡库区危岩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细则要求,梳理南岸区地灾防治项目,申报纳入《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农业农村委、各相关镇街、经开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11.有序实施综合治理

一是配合申报防治工程项目库建设。二是加强防治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招投标,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对已竣工项目,落实管护单位,加强后期维护管理。(责任单位:属地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12.加强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督管理,对我区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抽查检查,督促落实评估建议措施,防止无序施工引发地质灾害。二是制定全区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实施方案,分类推进隐患边坡的简易治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常态化监测等措施。三是开展道路交通沿线隐患边坡专项整治,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四是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台账管理、分类施策、逐一销号、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相关镇街等)

(四)实施多跨协同闭环管控能力提升行动

13.完善防灾责任体系

一是统筹协调、指导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防治救援工作。二是分级落实防灾责任和管控措施,全面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工作。三是加强联合检查督导,对重点镇街、重点领域开展防灾减灾专项督查。(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各相关镇街)

14.加强规划引领源头防控

一是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成果,增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二是做好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三是配合完成《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南岸区《南岸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十五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形成项目清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行业部门、各相关镇街)

15.完善地灾防治奖惩机制

一是强化复盘,做好每轮强降雨、重大灾险情、年度复盘工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启示,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二是配合完善地灾防治工作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责任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相关镇街)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思想引领。各部门、各镇街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新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全力以赴应对地质灾害风险的不确定性。

(二)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党对地灾防治工作的绝对领导,配合市级部门构建“1+41+1031”(1个市级战时指挥部、41个区县级战时指挥部、1031个镇街战时指挥部)汛期三级防地灾指挥体系。细化明确战时指挥部工作职责。强化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战时调度连接作用发挥,确保指令及时到达、快速响应、果断执行。

(三)强化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各镇街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共同防治责任机制,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全面做好我区地灾风险管控。各部门要根据《重庆市南岸区抗震救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救援指挥部关于印发重庆市南岸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责任清单的通知》(南岸地指〔20233号)要求,夯实属事责任,做好各自领域地灾防治工作。

(四)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要加大地质灾害年度专项资金保障力度,确保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开展。严格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实行绩效目标全过程监管、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要统筹多层次、多领域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五)强化督导指导。各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切实落实地质灾害各项防范措施,要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对在防治工作中组织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附件:1.南岸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2.南岸区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3.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附件1

南岸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

根据我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合我区孕灾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如下。

一、极高和高风险重点防治区

主要包括极高风险区弹广路铜锣峡段危岩带沿线1.5公里,以及高风险区涂山湖塌陷区。特别是铜锣峡危岩带分布范围大、规模大、突发性强、治理难度高,威胁弹广路、长江航道以及下方经营场所安全。

二、沿江、沿山、沿路人口密集区

该类区域主要存在于沿江(弹广路铜锣峡段、广阳镇喻家沱段)、沿山(南山、明月山及长生桥镇广福山沿线)、沿路(弹广路、龙黄路、黄明路及各镇街四好路等),受地质构造及人为活动影响,该区域多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范围大,治理难度大。

三、工程建设和其他行业重点防治区

工程建设切坡等人类工程活动区域,需重点防范不当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如渝万高铁(南岸段)在建高铁沿线,江南隧道、在建轨道27号线沿线等在建道路,以及农村房前屋后斜坡区域。

四、近年来灾险情发生的周边区域

近几年,受强降雨影响,我区龙黄路、弹广路、南涪路、农房切坡区域、城市建成区未经系统治理的绿地及边角地等发生多起垮塌险情,由于边坡岩土结构相似,受强降雨影响再次发生垮塌可能性较大,各相关行业部门、属地镇街,应将其纳入重点排查、监测和防范对象。



附件2         

南岸区2025年度地灾防治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一、实施地灾防治基础能力提升行动(3方面、9项任务)

(一)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1

加强党建统领,把危岩地灾防治攻坚任务与党建工作融合,配合市级创建“危岩地灾防治先锋”党建品牌。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属地镇街

202512

2

建实建强基层防灾救灾队伍,鼓励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充实区相关行业部门、镇街防灾救灾人员力量。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属地镇街

202512

3

健全村社(企业)地防员和“四重”网格员制度,落实村社(企业)地防员与社会网格员的融合,加强“四重”网格员管理,动态调整更新“四重”网格员。

属地镇街、相关行业主管部门

202512

(二)加强专业队伍支撑

4

积极争取技术支持,落实驻区地灾防治技术支撑单位健全重大灾险情国家、部级、市级、区级专家现场指导机制。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

常态化开展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5

建立牵头驻守单位技术负责制,实施驻守地质工程师定期轮岗机制,完善驻守单位和驻守地质工程师履职能力考核机制。

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6

驻守工作统筹兼顾汛期与非汛期,确保发生灾险情第一时间到现场提供技术支撑。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202512

(三)扩面宣传演练

7

借助市级部门“百名地质工程师下乡”活动,扩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升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镇街

20255

8

组织地灾防治人员和乡镇人员、驻守地质工程师、群测群防员、预警专员开展培训,提升能力水平。

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9

全覆盖开展单点避险演练,提升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能力。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20255

二、实施超大城市地灾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行动(6方面、18项任务)

(四)全面排查风险底数

10

充分利用全市风险隐患综合遥感识别成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核实验证,实现隐患“早发现、早防范”。

各镇街、各相关部门

202512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1

各镇街、行业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要求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落实防范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各镇街、各相关部门

202512

12

积极做好风险底数动态更新,对符合销号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更新、销号,对新发现的隐患点按要求纳入监测预警。

各镇街、各相关部门

202512

(五)动态更新风险源“一张图”

13

夯实镇街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属事责任,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和雨前、雨中、雨后三查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纳入管控。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14

系统梳理全区地质灾害“四类”风险源,以村为单位制作风险源“一村一图”。

相关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15

完善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水利、文化旅游等行业部门地质灾害风险源数据共享机制,实时动态更新全区地质灾害风险源。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

202512

16

建设全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码,实现“一点一码”。

相关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5

(六)强化智能化监测

17

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运行维护,对离线设备,督促监测单位24小时维护更新到位,保障监测设备各项功能正常和数据正常传输。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18

加强告警信息处置,南岸地环站、属地镇街和监测单位时刻关注监测情况,出现告警后及时核实处置。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七)滚动扩面预警

19

设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专员,配合建立“1+41”市、区分级会商、预警和调度机制。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镇街

常态化开展

20

强化应急响应,及时启动预案,落实响应措施,指导乡镇、村社,利用微信、应急广播等手段,实时动态发布预警信息,打通预警响应“最后一米”。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镇街

常态化开展

(八)扩面避险转移

21

制定“一镇一策”,划定避险转移范围、安置点,推进“十户联防”机制。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镇街

20255

22

坚持三个紧急转移原则,扩面提级实施,严控转移人员回流。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

常态化开展

23

抓实“熔断”机制,根据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响应等级,及时启动“熔断”,采取停工、停学、停运、停航、停游、停业等“六停”措施。

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农业农村委、各镇街

常态化开展

24

坚持平灾两用,推进临时安置点建设和应急物资准备。

区应急管理局、各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12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九)升级风险管控应用

25

配合升级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完善业务工作和调度指挥功能。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4

26

配合完善三级贯通多跨协同处置机制,打通基层智治与群众报灾、景区游客告警发布通道,进一步提升灾害协同处置能力。

区政府、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局

20255

27

配合升级重庆地灾APP和渝快政相关功能,实现风险预警产品及信息一键发布、处置流程在线监管。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0254

三、实施地灾风险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3方面、8项任务)

(十)打赢南岸区三峡库区危岩地灾治理攻坚战

28

推进观音岩滑坡排危除险治理,降低边坡安全风险。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经开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峡口镇

202512

29

按照三峡库区危岩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细则要求,梳理南岸区地灾防治项目,申报《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地灾防治项目。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相关镇街

202512

(十一)有序实施综合治理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30

配合申报防治工程项目库建设。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属地镇街

常态化开展

31

加强防治工程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招投标,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对已竣工项目,落实管护单位,加强后期维护管理。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属地镇街、有关管护单位

常态化开展

(十二)加强工程建设活动监督管理

32

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督管理,对我区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抽查检查,督促落实评估建议措施,防止无序施工引发地质灾害。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各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33

制定全区切坡建房边坡隐患整治实施方案,分类推进隐患边坡的简易治理、避险搬迁、工程治理、常态化监测等措施。

各相关镇街、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委

常态化开展

34

开展普通道路交通沿线隐患边坡专项整治,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

区交通运输委、区城市管理局、各相关镇街

202512

35

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台账管理、分类施策、逐一销号、闭环管理。

各相关镇街、相关行业部门

202512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四、实施多跨协同闭环管控能力提升行动

(十三)完善防灾责任体系

36

发挥区地指作用,统筹协调、指导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和防治救援工作。

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各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37

分级落实防灾责任和管控措施,全面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风险管控工作。

各相关镇街、相关行业部门

常态化开展

38

加强联合检查督导,对重点镇街、重点领域开展防灾减灾专项督查。

区应急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委、区住房城乡建委

常态化开展

(十四)加强规划引领源头防控

39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应用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成果,增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40

做好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关行业部门、各相关镇街、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常态化开展

41

配合完成《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南岸区《南岸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十五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形成项目清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行业部门、各相关镇街

202512

序号

四大行动,15方面、43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十五)完善地灾防治奖惩机制

42

强化复盘,做好每轮强降雨、重大灾险情、年度复盘工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启示,提出下步工作建议。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43

配合完善地灾防治工作激励机制,对贡献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相关镇街

常态化开展

附件3

南岸区2025年度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序号

地质灾害点名称

类型

街镇

村组

威胁

人数

(人)

威胁

房屋数(间)

主要影响对象

稳定性

危害

级别

防灾责任单位

群测

群防员

电话

1

报恩堂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凉风村八一炉组

7

3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李永庆

13206002286

2

凉风村农家乐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凉风村八一炉组

9

4

居民、

公路

基本稳定

小型

区交通运输委、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李永庆

13206002286

3

垮塌网滑坡(二)

滑坡

长生桥镇

茶园村祠堂坡组

0

0

园林、道路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张贵远

13678481930

4

和尚湾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茶园村祠堂坡组

1

3

房屋、道路

欠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张贵远

13678481930

5

新房子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乐天村乐天堂组

0(户籍已搬迁,有人喂猪)

3

居民、道路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张富平

18716642610

6

新洲湾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南山村沙包组

2

2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吴桂明

13983029696

7

凉水井公路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广福村王家沟组

0

0

公路100m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李成良

13350378268

8

大沟湾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共和村岩上组

2

5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17723535055

9

大岩洞滑坡

滑坡、

危岩

长生桥镇

广福村王家沟组

14

8

公路120m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刘家平

13883935312

10

王家沟黑竹林滑坡

滑坡

长生桥镇

广福村王家沟组

0

0

公路150m

基本稳定

小型

长生桥镇人民政府

刘家平

13883935312

11

观音岩滑坡

(含危岩)

滑坡、

危岩

峡口镇

大兴场

组区

0

0

居民、公路150m

基本稳定

小型

区交通运输委、峡口镇人民政府

李群

13452033574

12

航标站王中贵处危岩

危岩

峡口镇

西流村西流组

0

0

公路50m

基本稳定

小型

峡口镇人民政府

吕庆祥

13452890552

13

皂角湾危岩

危岩

峡口镇

大田村大田组

0

0

公路200m及行人车辆

基本稳定

小型

峡口镇人民政府

15215096108

14

长草房滑坡

滑坡

峡口镇

大石村果树组

18

6

居民、民房、村道

基本稳定

小型

峡口镇人民政府

吴云梅

15923210013

15

喻家坨滑坡

滑坡

广阳镇

新六村喻家组

38

15

居民、公路

基本稳定

中型

广阳镇人民政府

傅盛林

13102336875

16

斜砌坪滑坡

滑坡

广阳镇

新六村喻家组

65

26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广阳镇人民政府

赵广福

13635406368

17

新房子滑坡

滑坡

广阳镇

新六村民新组

1

2

农地、移动板房

基本稳定

小型

广阳镇人民政府

黄万明

13983189507

18

中榜社滑坡

滑坡

广阳镇

新六村民新组

5

5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广阳镇人民政府

柯昌惠

15086939624

19

上半湾滑坡(一)

滑坡

广阳镇

新六村上半湾组

6

5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广阳镇人民政府

鲁永娟

13512348343

20

新草房滑坡

滑坡

迎龙镇

石梯子村下湾组

0

7

房屋、农地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吴建全

18183127906

21

上游冷家岩迎双公路危岩

危岩

迎龙镇

蹇家边村上游组

0

0

公路、行人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13629738536

22

黄桷堡滑坡

滑坡

迎龙镇

苟家咀村皂角组

2

8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陶洪超

13983026215

23

打铁沟滑坡

滑坡

迎龙镇

北斗村三湾组

2

6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孟治云

15320507240

24

冯家湾滑坡

滑坡

迎龙镇

北斗村三湾组

9(户籍9人,无人居住)

9

房屋、农地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孟治云

15320507240

25

下湾滑坡

滑坡

迎龙镇

清油洞村严家咀组

1

18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赵光孝

13452855663

26

正湾院子滑坡

滑坡

迎龙镇

武堂村正湾组

2

17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15922984162

27

老李沟滑坡

滑坡

迎龙镇

清油洞村新房子组

4

12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陈深菊

13983142796

28

塘房危岩

危岩

迎龙镇

马颈村下江组

0

0

下部公路

基本稳定

小型

迎龙镇人民政府

聂凤

18983927663

29

弹广路铜锣峡段危岩

危岩

南山街道

放牛村古佛组

110

50

弹广路2000m

欠稳定

特大型

区交通运输委、南山街道办事处

杨华南

13609428171

30

桂花林滑坡

滑坡

南山街道

石牛村桂花组

3

1

居民、

林园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13983292970

31

木耳坪滑坡

滑坡

南山街道

双龙村木耳坪组

15

7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张正勇

13350374897

32

陈家湾滑坡

滑坡

南山街道

石牛村桂花组

4

6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田曾莉

15178883956

33

下石牛组滑坡

滑坡

南山街道

双龙村下石牛组

4

1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黄志琼

13640578239

34

大田危岩

危岩

南山街道

龙井村大田组

5

2

房屋、农家乐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13708348352

35

大屋基泥石流

泥石流

涂山镇

莲花村大屋基组

3

4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区农村农业委、涂山镇人民政府

刘厚宾

18623049955

36

涂山雕塑园滑坡

滑坡

涂山镇

莲花村一天门组

13

2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涂山镇人民政府

熊忠翼

18908351868

37

后堡44栋滑坡

滑坡

南坪街道

后堡组区44

114

11

后堡组区44栋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坪街道办事处

许欢

18223015329

38

南坪街道后堡82号滑坡

滑坡

南坪街道

南坪新街78号(法院小区)

154

10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坪街道办事处

许欢

18223015329

39

弹新街11#门前危岩

危岩

弹子石街道

弹新街11#

5

8

居民

基本稳定

小型

弹子石街道办事处

伍帅

15520081190

40

兔儿坪段危岩

危岩

峡口镇

广阳岛

0

0

道路1955m

基本稳定

小型

峡口镇人民政府

江帆

15736267074

41

纳溪沟危岩

危岩

鸡冠石镇

岩口社区

0

0

道路400m

基本稳定

小型

鸡冠石镇人民政府

余良伟

13008324419

42

龙黄公路危岩

危岩

南山街道

真武山社区

0

0

道路130m

基本稳定

小型

南山街道办事处

龚俊舟

15802368120


重庆市南岸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430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