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复函
民进长寿区委会:
你单位《关于扎实推进废弃矿山修复 筑牢长寿生态环保屏障的建议》(第47号)的集体提案已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充分研究,结合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情况
我局在长寿区委区政府、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的领导和指导下,按照“谋划一批、实施一批、验收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开展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自2019年7月到2024年12月底,累计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274.20公顷(全区关闭矿山总面积382.65公顷)、总体完成率为72%,其中已销号面积226.67公顷、已验收待销号面积47.53公顷;目前正在开展生态修复项目5个,实施面积61.40公顷,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竣工验收;计划未来3年内完成生态修复矿山31个、面积24.59公顷。
二、矿山生态修复取得的成效
按照关闭矿山生态修复相关要求及规范,我局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原则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并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效益:
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对资源开采时形成的裸露创面进行修复,对水土资源进行截留和保护,提高了矿区水土保持能力;矿区植被得到重建,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破碎的景观得到连通和修复,建立起了新的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成功吸引了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增加了动物的多样性,项目区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生态修复的实施,将闲置的采矿用地等建设用地复垦为林地、园地、耕地等进行再利用,增加了农用地面积,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实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仅明月山项目可形成生态地票75公顷,预计获得收益约2.25亿元。
社会效益方面。通过生态修复,消除了矿区地质灾害隐患,同时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满目疮痍的不毛之地蜕变为生机盎然的林地、果园和绿地,助推了当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配套完善的生态步道、生态水池、休憩点、观景台、娱乐广场,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和休闲方式,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其中明月山项目被新华社评为“多元共治”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宣传和推广,社会效益显著。
三、后续工作开展
结合贵单位提出的矿山修复工作建议,后续我局将从以下方面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开展。
一是继续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原则,结合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开展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矿山的具体区域、地形地貌和自然禀赋等,结合乡村振兴战力,实施“一矿一特色、一矿一主题”,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是根据区委区政府对明月山的发展规划定位,按照“生态优先,综合利用”继续做好明月山范围内存量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及后期管护,确保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成效。
三是加强“人民代表监督工作机制、项目动态调整机制、项目联席会议机制”等机制高效运行,按照“政府统筹、部门推动、上下互动、社会参与”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机制,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推进实施。
四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多渠道、多方面探索和创造社会资本参与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及产业运营的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包装优势项目向上争取生态修复专项资金,解决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资金问题。
希望贵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此复函已经杨皋伶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3日
邮政编码:401220
联系电话:13527380869
联 系 人:余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