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复函
潘广明委员:
您在政协重庆市长寿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设置长寿城市文化标识的建议》(第160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我局充分研究,结合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文化标识是地方历史文脉的物质载体和视觉表达。长寿区于2025年成功获批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着我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高度认可,也对我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您指出的工业文化标识缺失、历史文化名人雕像体量与品质不足、现有标识内容粗糙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切中要害,客观准确。充分彰显工业文化、水电文化特色,加快实施长寿文化产业品牌化战略,也是我区后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您提出的四点建议,立意高远、思路清晰、措施务实,与我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工作方向高度契合,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着力点。
后续,我局将以落实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为统领,将文化标识体系建设作为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化展示的重要手段,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文化标识规划引领
在获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后,我局已开展了《长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后续,我局将在规划编制中重点纳入城市文化标识内容,将城市文化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正在修编或即将制定的《长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相关的专项保护详细规划中,确保其与整体保护格局协调统一。文化标识系统规划将重点突出我区文化特色与系统性, 深入挖掘提炼长寿“工业水电文化”、“中华长寿原乡文化”、“山地营城文化”三大核心特色及其内在联系,构建层次清晰、主题鲜明、覆盖全面的文化标识系统框架。重点围绕您提及的桃花溪三洞沟、三倒拐街区、长寿缆车、文峰塔、桓侯宫、定慧寺等历史地段和景点,以及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址(如桃花溪电站、重钢、长化、川染等旧址),进行标识内容的深度策划与设计。
二、加强工业遗产与名人文化展示
一是活化工业文化标识。针对我区各个工业遗址资源,我们将结合桃花溪电站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长风化工厂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等工作,组织专项调研,以国家级工业文化遗产为龙头,整合长寿化工厂、重钢股份、四川维尼纶厂、四川染料厂、长寿铁合金厂等多个重量级工业遗产资源优势,复兴现代工业人文精神,全方位加强我区工业文化特色保护利用,做靓我区特色工业文化品牌,弥补当前工业文化展示的短板。二是提升名人文化呈现。对巴妇清、谯定、还珠楼主李寿民等具有全国或区域影响力的长寿历史文化名人,将在重要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具有艺术性、思想性和适当体量的纪念性雕塑或装置艺术。雕像创作将严格遵循历史真实性,注重体现人物精神内涵,并经过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使之成为彰显长寿人文精神的地标。
三、进一步推动长寿历史文化研究阐释
以我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为依托,后续我区将深度挖掘长寿文化特色的精髓和时代价值。依托重庆大学、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遗产研究院等研究机构,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搭建考古挖掘、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名城保护等多专业参与的研究平台。深化资源梳理,以各个文化特色为线,系统串联我区各个历史文化资源,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长寿历史文化脉络。推出优秀文化传承作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媒体寻访行动和宣传报道,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展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打造一批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特征、富有长寿特色的精品力作。同时,我区还将加强对规划建设、文旅、城管、街道社区等相关部门基层工作人员的长寿历史文化知识、名城保护法规政策、美育素养及标识系统管理维护技能的培训,提升一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希望贵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此复函已经杨皋伶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反馈给区政协提案委,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长寿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年6月26日
邮政编码:401220
联系电话:40896932,18702346416
联 系 人:李 展